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走进”庞贝人的烟火日常

体育正文 173 0

“走进”庞贝人的烟火日常

“走进”庞贝人的烟火日常

5月16日,“凝固的(de)时光: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(pángbèi)文物(wénwù)特展”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。来自意大利的103件(jiàn)(套)珍贵文物集中亮相,系统展现古罗马时期庞贝古城的城市风貌和传奇历史。

展现真实的古罗马文明(wénmíng)

庞贝古城曾是古罗马的商贸中心。公元79年(nián),庞贝城因维苏威火山的喷发而湮灭,这是人类(rénlèi)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难之一。

“通过庞贝古城出土(chūtǔ)的文物,呈现了火山喷发(pēnfā)的瞬间以及在此之前庞贝居民的生活图景和(hé)艺术(yìshù)成就。”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潘汁介绍,展览以“历史—灾难—艺术—日常—神话—宴饮—化妆—祭祀—花园”为叙事主线,形成了“时空胶囊”的体验框架。展品涵盖雕像、湿壁画、金银器、青铜器、陶器、玻璃器等品类,引领(yǐnlǐng)观众从城市广场到私人别墅(biéshù),从花园喷泉到中庭祭坛,沉浸式感受(gǎnshòu)古罗马城市的繁荣与居民百姓的烟火日常。

展览中,一幅长约3米(mǐ)的“与蛇有关的大型湿壁画”引人关注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(wénwù)交流和科研管理部副主任、策展人韦玲说,因为庞贝古城被湮没在火山灰下,这些壁画才能(néng)躲过风雨侵蚀,保留着原来矿物质(kuàngwùzhì)颜料的瑰丽色彩,历经近(jìn)两千年还能完好地保存至今。另外,两尊代表古罗马(gǔluómǎ)雕塑艺术的作品——“身着托加袍的男子雕像”和“穆萨雕像”,向世人诉说着古罗马雕塑艺术的成就。

展览设置了(le)多处特色打卡点,旨在让观众“走进”庞贝人的日常生活。“在这里,可以沉浸式了解(liǎojiě)和感受真实的古罗马文明,引起(yǐnqǐ)了强烈共鸣。”观众周洁说。

灾难发生时,来不及收拾(shōushí)的行李、炉灶上的食物(shíwù)、烤炉里烧焦的面包、墙边遗落的画笔与彩料罐……从展品中,观众仿佛穿越到古罗马。

本次(běncì)展览中有超过2/3的(de)展品为首次跨越欧亚大陆与中国观众见面,包括庞贝古城遗址最新考古(kǎogǔ)成果及近年修复完成的珍贵文物,如全球仅存数十具的庞贝遇难者石膏模型等。

在展览(zhǎnlǎn)现场,几具庞贝遇难者的(de)(de)石膏模型震撼人心,蜷缩的姿态定格了生命最后的瞬间,令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类的脆弱。“最早知道庞贝遗址的故事(gùshì)是30多年前了。希望通过参观这个展览,让孩子和我一起直面这个关于地球、生命和爱的瞬间。”观众赵先生说。

展览通过数字影像等技术,展示近年来庞贝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。同时,配合展品“悲剧诗人之家模型”的展示,展览还以(yǐ)高清影像呈现了(le)这一宅邸的复原景象,带领观众随着画面走进庞贝的富裕家庭,欣赏(xīnshǎng)其中柱廊(zhùláng)、中庭、房屋建筑(fángwūjiànzhù)以及花园景观设计,领略多彩、精致的古罗马湿壁画和马赛克艺术。

本次展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(guǎngxīzhuàngzúzìzhìqū)博物馆“世界文明(wénmíng)交流互鉴”系列展览之一,为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特别策划。

展览的结尾,以(yǐ)图版的形式对比展示了广西汉墓与庞贝(pángbèi)遗址出土的玻璃器、金器和珠宝饰品。其相似的器型、工艺、色彩,见证了两千年前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虽相隔万里(xiānggéwànlǐ),却因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结而产生经济、社会、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(jiāoróng)。

意大利博物馆联盟馆长、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馆长马西莫·奥萨纳表示,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增进中国观众对庞贝文明(wénmíng)的了解,使古老庞贝的文化遗产更加触手可及,同时促进与(yǔ)中华文明这一同样深厚(shēnhòu)悠久(yōujiǔ)文明间的对话与合作。

“希望观众(guānzhòng)在(zài)参观庞贝文物展的同时,也能走进我们的‘广西古代文明陈列’‘合浦启航(qǐháng)——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’等常设展览,在看到古罗马璀璨文明的同时,了解东西方相隔万里的文化互动。”潘汁表示,这段(duàn)跨越时空的中意共鸣,正是构建人类命运(mìngyùn)共同体的生动注脚。

2025年5月28日《中国文化报(bào)》

《“走进”庞贝人的烟火(yānhuǒ)日常》

“走进”庞贝人的烟火日常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